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江津手艺】老街老巷传奇多!李市这条“牛行街”里牛人真多!

2016-06-14 江津发布

打铁铺连草鞋店

脸谱师邻老中医

铁水匠挨桐子粑

……


每一条老街都有着自己的灵魂。在江津区李市镇,有一条“藏龙卧虎”的老街,当地人唤河坝街(又名牛行街)。在这里,街市有故事,巷里藏传奇,从头走到尾,满眼是匠人。



李市镇河坝老街


河坝街4号

桐子叶的“坚守” 古法制作成“非遗”


桐子叶麦粑

从河坝街4号走出的彭天智一家虽然年龄不老,但是手艺老道,他家的“桐子叶麦粑”传承150年,彭天智已是第五代继承人。在李市镇只要一说起桐子叶麦粑,人们第一时间联想到得便是彭天智家的桐子叶麦粑。从最初担挑叫卖,到如今“互联网+”销售,彭家的桐子叶麦粑早已是江津区的“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”彭家坚持古法制作,遵循时令季节,制作出的桐子叶麦粑别有一番风味。

每年5、6月份,把上好的麦子收来,将麦子磨成面粉后,用来做桐子叶粑。把酸稀饭和麦面加少量的凉水拌和成团,放在盆里,用盖子盖上,根据温度高低来定发酵时间,待发酵的面团即“酵子”成了后,就可以用酵子来和桐子叶粑了。将磨好的麦面粉按比例称好,放进大的盆里,用水拌和酵子,揉成面团放到板上发酵。将发酵的面团做成一样大的个头,用桐子叶包好放到蒸笼里,大火猛蒸,蒸好后,关火后隔10分钟才能接开盖子,纯天然的桐子叶麦粑便出炉了。

磨面

揉面

上笼

彭天智家每天要制作1000个桐子叶麦粑,经常一忙活就到了深夜。有人看到彭天智一家如此辛苦便给他指了个“致富门路”——用酵母粉、机器代替手工。彭天智一天便坚决反对,“我们彭家世世代代的手艺就是要求用天然酵子发酵,纯手工制作,如果这个都坚持不了,还谈什么传承手艺。”正是因为彭天智这样的坚持才使得桐子叶麦粑越做越大。

如今,彭天智已将手艺全部教传给了儿子彭元奎,彭元奎也成了桐子叶麦粑的第六代继承人。“父亲经常嘱咐我,不要因为时代进步就忘记了手艺的精髓,不管传到哪一代,都必须用传统老办法制作,用老酵母发泡,绝不使用苏打粉等添加剂。”这是彭天智对儿子的教诲,也是彭家匠人世世代代的坚守。


河坝街24号

耄耋老人“不歇稍” 专注草鞋77年


刘树香打的草鞋

李市坝最出名的打草鞋“专家”就住在河坝街——89岁的刘树香在河坝街24号打了77年草鞋。不仅因为年龄大,更因为技术好,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前来采访,甚至去四面山旅游的游客过李市定要停下一番,带上几双草鞋回家作纪念。

刘树香在打草鞋

刘树香和她打的草鞋

进入河坝街,你能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靠在门边打草鞋,稻草、苎麻一根根在手上来回穿梭。用一把木榔头使劲捶,舀一瓢水,喷“熟”稻草,“茎子”搓好,木粑上场,绞上“阵”,成“麻花”……打草鞋的步骤纷繁复杂,在刘树香手里可是精准娴熟,手起草落。打到脚面时,再加一些花布条或芦苇花,三个小时一双精美的草鞋便诞生了。用刘树香自己的话说,“打了77年,我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打。”

刘树香打的草鞋

 89岁的刘树香不到城里子女家享清福,一个人守在河坝街,因为这里不只有她成长的记忆,更有数不清的草鞋情结。“我这辈子最专注的事情就是打草鞋,77年就专注这一件事情。”刘树香讲述着自己的草鞋情怀。正是有着刘树香这样的匠人精神,才使得草鞋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。


河坝街37号

火树银花打铁水 申请非遗上晚会

烟花绚丽夺目,但是在李市有一种“火花”比烟花更神奇——打铁水。打铁水有一个质朴的名字“传统烟花”。在李市镇河坝街37号,67岁的李有伦打铁水已经42年了,场镇上的人们都尊称他为“烟花师”。每年在白沙镇举办的元宵晚会还要专门请李有伦前往白沙镇打铁水,每次一到打铁水便能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。

“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补锅匠很受欢迎,有些补锅匠有绝活,他们将补锅剩下的废铁水抛洒在主人家的厅堂里,飞溅的铁水碰到堂屋顶后发出‘噼噼啪啪’的声响,又好看又辟邪消灾。”李有伦诉说着打铁水的由来。

鼓风

生火

烧铁

打花

打铁水有两个要点,就是胆子要大,出手要快,打铁人用铁钳夹着勺子舀铁水,拿特质掌板接住1200°C至1500°C的铁水,迅速抛向空中,顿时空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“烟花。而表演者除了手臂微酸外,毫发无伤。打铁匠人常年和高温铁水打交到,练就了耐高温的本事,练习打铁水之后,即便千度高温也不会受伤。

但是,随着补锅行业的没落,“打铁水”也是难觅后继之人了,为了保护传统文化,李市镇对此进行了抢救性保护,每逢中秋、过年便会请李有伦为李市镇的居民们带来一场铁水盛宴。“我们还对李有伦打铁水的这些工具提交了非物质文化保护申请,对这样的传统技艺加以保护。”李市镇党委书记郑军燕说。


正在申请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打铁水工具

“现在打铁水的人越来越少了,但是我活着一天就要打一天,有想来学习的年轻人,我也毫无保留地教,就是要把这样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,不能让传统技艺消失。”李有伦说起自己的坚持。据了解,目前李有伦已经收了3名徒弟,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打铁水,把技艺一直传承下去。


河坝街43号

浓墨重彩脸谱画 木水瓢上见真章

马泽忠的水瓢脸谱画

河坝街的马泽忠也是名声在外。游客们闲暇时漫步于河坝街,每逢走到43号都要驻足观赏,店铺里的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水瓢吸引着游客们的注意。在游客中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:来往过客以获得一瓢纪念珍藏为荣,只因你是“有缘人”。

水瓢脸谱画

水瓢脸谱画

马泽忠算是河坝街上的“怪匠人”,他画瓢时不喜人打扰,因为画瓢专注时常废寝忘食,而画好的瓢从不批量销售,只卖给他眼中的“有缘人”。马泽忠在河坝街上画水瓢已经38年了,从最开始的兴趣使然,到拜师学艺,再到如今的工艺品,一个个脸谱水瓢静静地诉说着这位“怪匠人”的艺术坚守。


马老正在比对已画好的成品

拿一个脸盆大的木质水瓢,必须得是实木,否则颜料晕染不够生动。取一只排笔,仅用笔尖蘸取颜料,根据心中早已绘好的脸谱图,不紧不慢地绘于瓢上。如果一点点走向绘错,便取一只新瓢重新开始。在马泽忠家的角落里堆积着因为失误造成的废瓢,曾经有人出高价想把马泽忠的这些废瓢买走,却遭到了拒绝,马泽忠说这是他错误的积累,每天看着这些废瓢才能不断鞭策自己继续前进。虽然马泽忠被称为“怪匠人”,但是从他身上散发出的是老一代艺术匠人精于工艺的执着追求。


河坝街从头走到尾还有诱人味蕾的豆腐乳,烈火煅炼的铁器,手艺精湛的竹编,醇香醉人的酒酿……巧手巧匠,其实心巧。在这里,每一个店铺都有故事,每一个匠人都会绝招。


那些街巷里的绝活,

你还记得多少?

快到下面评论区告诉大家吧!



(来源:@江津发布)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